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导向和奠基的作用。能不能切实发挥这一导向和奠基的作用,是能否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培养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那么,究竟采取什么途径,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呢?实践证明,要培养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仅靠在课堂上对中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只让他们记住一些理论观点是难以奏效的。我们的做法是,搭好时事大舞台,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自1987年始,我们区教育局、区教研室分别发文,要求全区各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教委基教司的文件,在初、高中各年级开齐、开足时事政治课,并写进学生的课表;由专业教师按指定的教材(此前,我们使用一些大众化的时事材料,后来就使用《时事》这种针对中学生的杂志)进行教学;每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中,含进一定比例的时事题目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热点的题目,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监测。
搭好时事大舞台,开齐、开足时事政治课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有固定的教师,有统一的教材是关键;有必要的考核是可靠的保障。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使这一大舞台的开场戏唱起来。
然而,由于相当多的中学领导、教师对开设时事政治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效性缺乏一定的认识,时事大舞台开戏时显得冷冷清清。尽管各中学都接到了下发的文件,但是,真正贯彻执行的少,持观望态度的多。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中学领导和教师取得共识,同登这个大舞台,唱好这出戏呢?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以区教研活动为载体,大量介绍先进的成功经验,统一大家的认识。
在区教研活动中,我们分别用两种典型引路。其一,我把收集到的其他兄弟省市开设时事政治课和用时事素材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功经验做典型,介绍给大家。其二,鼓励已开设时事政治课的学校、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他们的亲身感受和学生的评价。让教师既看到远处的先进典型,又从身边同事身上学到可以借鉴的好经验。
紧紧抓住区级研究课这块主阵地,让听课教师自己去感受,与自己的授课效果去比较。
比如:最近,我们在一所农村中学举办了一节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再度发展”的研究课。集体备课时,我们要求授课教师结合上学年度时事政治课学过的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讨论、去创新、去实践。研究课上,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书将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弄清楚,并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理论结合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分组讨论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教育。由于以前的时事政治课的学习,学生涉猎的知识比较广泛,他们的小组讨论积极、热烈。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踊跃。归纳他们的发言分别是: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就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科技革命都是从变革生产工具开始的,生产工具又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要使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实践;加快发展我国生产力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所以今后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参加听课的市教研室副主任和政治室主任、我区部分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各中学的政治组组长,评课时一致认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初三的学生在用刚刚学过的理论,能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进行探索、讨论,畅所欲言;学生发挥得又如此之好,只能说明他们得益于这所学校平时时事政治课开展得好,学生的时事根底广博;授课教师的这节研究课为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像这样的教学研究课,我区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受到感染、启发的教师越来越多,效法和学习的也越来越多。年复一年,我们架设的时事舞台越搭越大,戏也唱得越来越红火。学生谈论国家大事的多了,课上课下找老师探索社会实际问题的多了,用所学过的理论思考、争论社会实际问题的多了……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教研室)